驻扎机制是一项核心战术功能,允许玩家将单位藏匿于特定建筑内,实现攻防协同与资源优化。该机制涉及建筑类型限制、单位类型兼容性、攻防属性加成及人口管理等多维度交互规则。驻扎不仅改变单位的存在形态,还直接影响建筑功能表现。
驻扎行为首要受建筑类型约束,城镇中心、箭塔和城堡构成主要驻扎载体,但各自接纳的单位类别存在差异。城镇中心仅允许步兵、弓箭手和村民进入;箭塔兼容范围与城镇中心类似但排斥村民;城堡作为综合性防御建筑,可容纳除攻城武器和战船外的绝大多数陆地单位。建筑与单位的匹配关系直接决定战术可行性,错误搭配会导致操作无效。
驻扎状态显著提升建筑攻击效能,单位进驻后建筑射出的箭矢数量与伤害值均产生变化。远程单位如弓箭手、弩手驻扎时,建筑攻击力增幅与单位基础伤害值正相关,同时射程可能获得扩展。近战单位驻扎虽不增加射程,但能强化建筑对近距离目标的杀伤力。防御类建筑原始攻击力与驻扎单位属性叠加后,形成动态计算的新型攻击参数。驻扎机制间接影响人口管理策略,进入建筑的单位暂时不计入人口上限。当人口达到上限时,将部分非必要作战单位驻扎释放人口配额,可维持军事单位的生产连续性。
此特性在后期大规模会战中尤为重要,通过轮换驻扎与非驻扎状态,实现兵力储备与前线作战的动态平衡。驻扎单位仍占用实际人口容量,仅暂时解除上限限制,完全释放需将单位彻底解散。驻扎提供单位保护功能,受伤单位进入建筑可避免被追击消灭,同时缓慢恢复生命值。建筑遭受攻击时,驻扎单位分担部分伤害,其减伤比例与建筑防御等级相关。敌方欲夺取驻扎建筑必须经历转化或摧毁过程,这为防守方争取战术调整时间。特定科技研发能进一步强化驻扎效果,如增加建筑容纳上限或提升驻扎单位反击效率。